会议专题

中药洋金花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纹状体组织SOD、GSH-Px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单味药洋金花细粉对PD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从而为中药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建立大鼠PD模型,阿朴吗啡(Apomorphine)诱导进行旋转行为观察,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洋金花高、中、低剂量组、美多芭组及模型对照组,同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观察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的影响.结果:给药3W后,各治疗组纹状体内MDA含量均有明显降低(均P<0.01),以美多芭组、洋金花高、中剂量组降低显著,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均P>0.05);各治疗组纹状体内SO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均P<0.05),以美多芭组、洋金花高剂量组增加显著,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各治疗组纹状体内GSH、GSH-Px均有明显增加(均P<0.05),其中以洋金花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结论:洋金花可以降低PD模型大鼠纹状体MDA含量,提高GSH、GSH-Px、SOD的含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防御机制,减少氧化应激,进而保护神经元,起到治疗PD的作用.

帕金森病 中药洋金花 药理作用 神经元

金泽 王玉琳 姜珊珊 候凤祥 王春英 陈静 王琳晶 包大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

厦门

中文

183-184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