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引文例说
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常常喜欢引用相关文献资料(多是经典之文或名人之言),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这在训话学上称作“引文证义”。然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当仔细核对古书原文时,就会发现,后人的引用往往与原文不尽相合,且多有改动,甚至有时查对该书传本,竟不见其文。阅读和引用古籍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当从工具书或是其他书中查到了引述的材料时,不可轻易引用,应当认真查对原文。古人著书引文,往往取其大意,并不怎么严格。有时只凭记忆,难免有脱漏或增添之处。加之在翻刻印行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讹误,所以如果不认真查对原文便加引用,将会以讹传讹,贻误他人。清代学者顾炎武曾把治学比作铸钱,主张“采铜于山”,就是强调从第一手资料中采集提炼,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当然这样做要花费大气力,但是必须努力去做。
中医古籍 文献研究 引文证义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48-53
2012-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