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年代寻常型银屑病证候分布规律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通过对建国以来近60年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在不同年代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检索1949年到2009年的有关文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文献数据库、录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49年~1959年没有符合本研究的文献纳入,其余各年代出现的证候种类及其累计频次如下:60年代(2种、2次),70年代(8种、16次),80年代(29种、116次),90年代(75种、490次),本世纪初(140种、1080次).各年代出现频率≥30%的证候类型及其频次、频率如下:60年代风寒证(1、100%)和风热证(1、100%),70年代血热证(5、62.50%)和血燥证(5、62.50%),80年代血热证(23、60.53%)、血燥证(20、52.63%)和血瘀证(15、39.47%),90年代血热证(99、63.87%)、血瘀证(81、52.26%)和血燥证(79、50.97%),本世纪初血热证(247、73.08%)、血瘀证(184、54.44%)和血燥证(159、47.04%).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类型随着年代的变化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为血热证、血瘀证和血燥证.但是,研究本病证候的文献数量、运用的辨证方法以及证候的种类等更趋于丰富和多样化。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文献分析

于晓飞 吴秀艳 徐雯洁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北京 100010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南昌

中文

215-219

2012-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