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蟾酥毒性成分的综合研究与改造利用

蟾酥是我国的传统的名贵中药,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蟾酥一词最早来源于《本草衍义》,又名蟾蜍眉酥、蟾蜍眉脂、癞蛤蟆浆、蛤蟆、蛤蟆酥等.《中国药典》收载的蟾酥为来源于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辛温有毒,具有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本文对蟾酥的毒性成分、毒性机制、抗肿瘤活性、解毒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部分成分进行了结构修饰,以期为蟾酥毒性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蟾酥 毒性成分 结构修饰 抗肿瘤活性

江仁望 田海妍 袁小风 余通 张鹏伟 叶文才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有毒中药的研究及其合理应用交流研讨会

昆明

中文

133-133

2012-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