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紫金牛属药用植物的微形态研究

目的:四川紫金牛属植物有10种2变种经调查与考证全部供药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方法:选取各植物的胚珠形态、脉序、叶上下表皮微形态21项典型指标进行数据测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均值和变异系数分析,筛选出种间差异性大而种内稳定的指标进行Q-聚类分析.结果: 10种2变种的二级脉末端有:完全连接成环,部分脉末端成环和不成环三种情况,脉岛数也呈现规律.3种为2轮以上胚珠外,其他7种2变种植物均为一轮胚珠.结论:Q-聚类分析得到合理的亲缘关系图,为探讨紫金牛属植物的系统发育规律和亲缘关系与药用有效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紫金牛属 微形态 药用价值 评价指标

汤昊 宋良科 王岩 王小宁 董关涛 李治昊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国内会议

中华民族医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高峰论坛

重庆

中文

392-395

2011-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