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并发失语症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笔者尝试对本院6名中风并发失语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以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谈话形式为基础,患者与护士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护理干预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基本心理状态、有意义的活动、社会关系和自我认知。心理护理干预一共8次,每次1h,视病人的情况,于1~2个月内完成。每1次治疗,都由护士引导患者进行某一个主题的讨论,分别为:1)邀请患者参与心理护理干预,与其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2)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中风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并为今后的继续合作做准备;3)支持并鼓励患者去适应中风后生活的变化,并和患者一起制定短期康复目标;4)鼓励患者描述自己身体的经历和变化,适应其在生活中的新角色与新身份;5)协助患者弄清自己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才能到达想要的短期康复目标,并督促其完成目标;6)帮助患者适应有中风后遗症的生活,并支持患者锻炼新的生活技能,同时,鼓励患者多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7)帮助患者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8)给患者制定未来康复过程的远期目标,总结护士与患者的合作过程。本研究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是针对中风并发失语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在1~2个月内,围绕8个主题内容,有计划地辅之以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及认知帮助,认为适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中风并发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有促进和帮助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让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新的生活,这既符合现代医学的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心理护理干预应该在中风并发失语症患者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中风 失语症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张丽华 吕秀英 于宏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7-370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