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主动静脉治疗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文献报道国内仅在ICU、肿瘤科等应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与被动静脉治疗模式相比,其具有保护患者的外周血管,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品质等优点.主动静脉治疗模式虽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实践中未全面开展,分析原因:一方面护士的理念、认知及技能影响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的开展;缺乏强制性的输液标准来指导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没有严格的输液质控体系来规范护士的行为;PICC置管、维护还存在问题,临床实践中,中心静脉按需、及时的穿刺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患者的配合、依从性也影响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的全面开展.采取对策: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从管理上入手,制定输液质量控制体系及输液工具选择与维护强制标准,推广主动静脉治疗实践模式。另一方面,医院要完善主动静脉治疗的相关制度,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对医生、护士开展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培训,对患者进行主动静脉治疗的健康教育等;同时要提供主动静脉治疗相关资料,护士按主动静脉治疗模式要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等,从而加强输液安全质量控制,确保护患双方的安全,应在临床广泛的推广。

主动静脉治疗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制度建设 培训模式

张敏 何伟 魏沛 罗振娟 何华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72-474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