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协同支护原理与技术
对不同条件下锚索支护的挤压加固梁进行力学分析,对比研究单体锚索支护和不同组合形式的锚索协同支护作用原理,提出锚索协同支护的概念,用解析方法证明了组合锚索协同支护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单体锚索支护适用于顶板稳定的巷道,对于岩层松软破碎、裂隙发育的顶板,单体锚索支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易导致支护失效而发生顶板事故;普通梁式组合锚索对顶板浅部围岩加固效果显著,基本消除了顶板空锚区,提高项板的抗变形能力,但对于大断面、破碎区较大的巷道支护效果有限,同时由于托梁与锚索连接处固有的缺陷导致其支护的主动性不强;三维锚索及桁架式锚索属于主动支护形式,能提高加固区围岩的力学强度、消弱围岩受拉区,从而有效控制顶板浅部及深部围岩变形,因此能较好地与围岩协同工作,并保证各单体锚索协同工作,充分发挥组合结构的支护能力及围岩的自稳能力.
矿业工程 巷道加固 锚索协同支护技术 效果评估
刘刚 朱初初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国内会议
徐州
中文
142-147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