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本项目突破传统”一药一性”的中药性味理论,创造性提出”中药一味一气,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并通过本项目研究证实了该假说的客观性,属原始创新,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首次通过实验研究阐明了中药性(气)味的本质及四性(气)与五味的关系,即中药(包括中药性味组分、性味拆分组分或化合物)同时具有性(气)与味;五味主要与中药的具体功效相关,四性(气)主要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相联系;药性(气)以寒(凉)、热(温)两个方面表达,并可以主要通过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影响(宏观的正常或寒热动物模型实验以及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等)予以评价归属.这是具重要创新的理论研究结果,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及临床应用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药药性理论 模式构建 临床应用
匡海学 吕邵娃 杨炳友 王秋红 夏永刚 王艳宏 孟永海 王艳艳 李振宇 杨志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31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