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κ B/Bcl-2细胞凋亡通路探讨健脾通络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目的:研究”健脾通络解毒方”通过调控NF-κB、Bcl-2、Bax等分子、蛋白靶点对胃癌前病变(PLGC)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依据临床诊断及纳入标准入组的36例PLGC患者,予健脾通络解毒方干预治疗6个月,采集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内镜下表现,应用免疫组化、RT-PCR、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等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指数,凋亡信号通路(NF-κ B/Bcl-2)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Bcl2、Bax、NF-κ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免疫组化蛋白表达:经”健脾通络解毒方”治疗后,NF-κB阳性表达率降为80.6%、Bcl-2阳性表达率降为50%、Bax阳性表达率略为升高86.6%.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NF-κB积分与Bcl-2积分有明显变化,二者均存在治疗前后的差异,NF-κ B(P<0.01)、Bcl-2 (P<0.01),Bax积分有略升高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细胞凋亡指数(TUNEL法):经健脾通络解毒法治疗后细胞凋亡指数(AI)值较治疗前有减低变化,但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无显著性差异.③RT-PCR mRNA表达:Bcl-2 mRNA转录水平在治疗前表达为0.27±0.18,治疗6个月后Bcl-2mRNA转录水平表达为0.18±0.12,数值有所减低,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健脾通络解毒方”及其方药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或伴有不典型增生(Dys)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预防PLGC向GC发展的作用.②”健脾通络解毒方”可通过调节NF-κB来降低胃黏膜细胞内的Bcl-2含量,并调控Bcl-2与Bax的比值,从而可能有效抑制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导致Dys等有害细胞凋亡的增强.
胃癌前病变 健脾通络解毒方 NF-κB细胞 Bcl-2细胞 凋亡通路 疗效评价
朱昱翎 白宇宁 李理 姚乃礼 王靖思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6-21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