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CRP、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RP、ESR、PLT、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诱导和维持缓解的作用.方法: 将59例确诊为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证的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美沙拉嗪对照组.中药组予清肠化湿方口服及中药灌肠;美沙拉嗪组活动期予美沙拉嗪肠溶片4g/d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1.5g/d维持治疗.疗程共1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率、肠镜及病理疗效、黏膜愈合率、缓解率及对CRP、ESR、D-二聚体、PLT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P<0.05),中药组症状积分的治疗前后差异大于美沙拉嗪组(P<0.05),便血及腹泻的消失率均优于关沙拉嗪组消失率(82.8%vs58.6%,85.7%vs60.0%,P<0.05),肠镜和病理疗效均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美沙拉嗪组(94.4%vs80.0%,P<0.05).中药组对于患者CRP、ESR、PLT的改善程度均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但是对于D-二聚体的改善程度两组问比较P>0.05.尚不能说明中药对于D-二聚体的改善优于美沙拉嗪组.结论:清肠化湿法是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在改善症状、黏膜愈合、诱导缓解、改善CRP、ESR、PLT等相关指标等方面优于美沙拉嗪.但是本研究未能发现中药对于D-二聚体的改善优于美沙拉嗪组.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化湿法 临床疗效 指标评价
朱庆平 沈洪 叶柏 周晓波 沈天华 杜斌 朱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46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2-45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