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诠释学思想抉要
内容在《五经正义》中,孔颖达一方面遵循”注宜从经、疏不破注”的诠释原则,另一方面又倡导”体无恒式”、”唯变所适”等新的诠释思想,从而弥合了历史上”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二大诠释原则之间的裂隙,促使中国传统诠释学思想走向成熟.孔氏注重诠释对象的章句、辞理等基本的文本表达形式,同时也注重诠释对象的整体结构特征和语境蕴涵,推动了传统经学诠释向美学诠释的转变.孔氏还对不同经学流派之间、不同经传之间以及同一经传文本内部实行融通式的诠释和观照,这对于中国古典经学、美学诠释活动均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经学诠释 文本表达 结构特征 语境蕴涵 孔颖达
乔东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600-61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