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转向与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一)--实践转向与实践美学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几乎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共同结果.”现代实践转向”在中国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现代实践转向”又打破了实践美学的唯我独尊的地位,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多元共存的开放局面.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依然一枝独秀,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美学中的核心流派,并以”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散性思维和多元共存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其中,以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秀遗产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指导,以西方美学的发展为参照系,建设新实践美学,就是一个主要维度或多元共存中的主要”一元”.
当代美学 实践转向 中国特色
黄健云 张立勇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国内会议
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90-29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