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审美乌托邦的幻灭--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审视经典美学的缺失

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界来说,审美这个范畴显然承载着某种相当重大的意义.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的,在理性化全面扩展的现代社会,艺术从宗教那里”接过了在这个尘世进行救赎的功能”,不仅如此,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来说,审美现代性几乎成为一个全价值尺度的概念,不仅仅可以充当韦伯所说的抗拒现代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压迫与扭曲的盾牌与堡垒,而在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又往往是构建与催生社会现代性的产婆这就使是审美在当代中国几乎成为一个具有准宗教意义的价值范畴,说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存在着一种审美崇拜,似乎也并不为过。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引入,却提供了对这一审美崇拜进行反审的契机。

文艺理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 经典美学

黄键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国内会议

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302-308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