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对昌乐市场上铍扩散蓝宝石的检测

作者有目的地从昌乐购买了22粒蓝宝石,有2粒未宣称处理情况,10粒宣称经过了新热处理工艺,另有10粒宣称经过了普通热处理.借助常规宝石学方法、浸油法显微镜观察对样品进行观测,采集了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低温及常温光致发光光谱,借助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烧蚀-等离子质谱仪对样品的部分元素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结果显示,与宝石切磨形状密切相关的颜色分布现象和Be元素的含量是判定Be扩散的结论性依据,多数不含Be元素的样品PL谱中672、676nm峰较900-1000nm之间的某峰弱甚至缺失,没有发现UV-Vis-NIR光谱和PL谱对Be扩散蓝宝石鉴定的贡献,红外光谱对Be扩散鉴定贡献极其有限.此外,当前的元素定量检测仍有欠缺,因此,在判定扩散时不能对Be含量有过于严格的限制,就现阶段技术和实际意义而言,表面共形颜色分布层对Be扩散判定所做贡献的地位应该提高.

矿物鉴定 蓝宝石 铍扩散 光谱技术

李建军 范澄兴 范春丽 山广祺

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250014 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实验室,深圳518020

国内会议

2013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54-61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