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一、二段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
欢喜岭油田南部地区沙一、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从岩石相、沉积结构、粒度特征等方面对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沉积微相广泛发育.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扇三角洲沉积主体. 西部凹陷的盆地结构特征对本区沉积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扇体围绕断裂坡折带呈扇状分布,砂体分布相对集中.通过对沙一、二段沉积相展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沙一、二段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积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其物源方向也由东西向北东向转变.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利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在锦264—锦310井区、锦101—锦307井区砂体发育,储层物性较好,是油气滚动勘探的重点区带.
油气田地质 成藏机理 沉积微相 盆地演化
李德华 林海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54-159
201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