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下砂岩侵入体形态特征及侵入圈闭

地下砂岩侵入体的地震反射外部几何形态主要表现为翼状、锥状、丘状、冠状和席状,根据形态特征差异、形成机制、组合方式及与邻近断层的交切关系可进一步划分出10个亚类.翼状砂岩侵入体沿母体砂岩边缘向外侧呈翼状翘倾延伸,侵入砂体为倾斜的岩墙或阶梯状的岩墙与次级岩床组合;锥状砂岩侵入体呈向上开口的锥体,以地震剖面上明显的V形振幅异常为主要特征;丘状砂岩侵人体为液化砂岩上侵形成的丘形穹隆构造,平面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冠状砂岩侵入体为未固结砂岩相互交织穿插形成的复杂砂体网络;席状砂岩侵人体为顺层侵入的岩床.砂体侵入高度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翼状和冠状砂岩侵入体通常以孤立单体的形式产出,锥状和丘状砂岩侵人体具有集群分布、定向延伸、线性排列的特点,多个席状砂岩侵人体沿一定方向连片发育.地下侵入砂体具有高孔高渗的储层物性特征,通常被低渗透泥岩或页岩遮挡和围限,可形成储盖组合条件极为优越的岩性圈闭,现已发现大量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藏,展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油气藏 地下砂岩侵入体 形态特征 侵入圈闭 地震响应

杨波 张昌民 李少华 杜家元 张忠涛 刘道理 朱锐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杭州

中文

446-470

201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