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储层泛碱交代作用及剩余资源勘探预测意义探讨--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为例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在早白垩世时期火山、构造和热流体作用频发,储层凝灰质发育,而且凝灰质蚀变的成岩相控制了油气聚集,形成次生孔隙储集油气藏.油藏储层成岩作用以大规模碱性控制作用为主,储层在碱性流体条件作用下发生了大规模的凝灰质颗粒碱解和交代现象,晶屑、玻屑、长石和黏土等填隙物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现象,广泛发育于乌尔逊、贝尔、南贝尔、塔木察格凹陷凝灰质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中,主导控制次生孔隙形成,成岩流体具有流体多期能量和成分变化的脉冲作用特征,形成特征成岩相岩石矿物组合,早期局部酸性形成自生高岭石序列,中期碱性形成柯绿泥石、钠板石、碳钠铝石序列,中晚期碱性形成方沸石、铈褐帘石序列,晚期形成绿磷石、方沸石、铁绿泥石序列,中期和晚期的碱性成岩矿物可产生一定的混合共生现象,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凝灰质储层以多期碱性流体溶解和交代为核心成岩作用特征,辅以断裂构造+流体的致裂改造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将其界定为储层泛碱交代作用,其对剩余资源勘探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地质 储层物性 碱性成岩矿物 泛碱交代作用 剩余资源 勘探预测

孙先达 李宜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杭州

中文

616-623

201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