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知识与北宋画坛的视觉构型

绘画中的知识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来实源于画史对”画病”的注意.在张彦远的气韵体系中,线条才是气韵的核心.而到了郭若虚,随着绘画主体的出现,绘画的中心转移到了画家身上.”知识”逐渐在绘画的体系当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意味着观看者的视觉焦点发生了转移.知识对于绘画的贡献不仅体现在鉴赏之上,更体现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知识”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另一方面,知识也开始释放其在绘画中的活力,开拓了画家的思维空间,也为创作带来了灵感.与此同时,”知识”对视觉的控制性也开始显现出来.

绘画艺术 知识体系 视觉构型 北宋时期

唐卫萍

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

国内会议

“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40-34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