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应激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应激(ELS)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类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0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9例正常对照组.以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调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ELS事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排除正常对照中精神障碍者.应用SPSS19.0分析两组间CTQ-SF分数的差别,ELS与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否及症状的相关性,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总分(t=4.962,P=0.000)及所有因子分”情感虐待(Z=-4.242,P=0.000)、躯体虐待(Z=-2.844,P=0.005)、性虐待(Z=-2.883,P=0.004)、情感忽视(Z=-3.591,P=0.000)和躯体忽视(Z=-3.535,P=0.00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性别间CTQ-SF总分及所有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为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B=0.630,P=0.027;B=0.270,P=0.022);3)性虐待和阳性量表分及偏执好斗症状呈正相关(r=0.347,r=0.42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早期可能经历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尤其是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经历过性虐待的患者则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症状.
首发精神分裂症 发病机制 生命早期应激 负性生活事件
曹世林 田国强 梁胜林 蒋海潮 甘建光 钱超 徐政权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312000
国内会议
浙江衢州
中文
63-68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