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入院时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前职业、户籍地、病型、总病程、发病和住院次数以及PANSS评分与ADL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正常水平(t=32.206,P=0.000);ADL评分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前职业、户籍地和住院次数无明显关联(均P>0.05);与患者年龄和病型有关联(F=3.851、19.793,P=0.023、0.000);与总病程、发病次数以及发病与住院次数的差值显著正相关(r=0.161、0.396、0.425,P=0.023、0.000、0.000),但与住院次数无明显相关(r=0.097,P=0.174);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正相关(r=0.698、0.275、0.451、0.436,均P=0.000);多元回归分析,仅PANSS3个因子评分和发病次数及其与住院次数的差值进入回归方程:y=-5.553+0.432×1+0.468×1+0.301×3+0.491×4+0.454×5(F=53.630,P=0.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能力缺陷,病情越严重、发病次数越多、发病与住院次数的差值越大,其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越严重.临床康复中,要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 病例分析

陈连洲 徐莉 秦天星

宁波市精神病院 315032

国内会议

2013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

浙江衢州

中文

92-94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