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变迁过程中,主流佛教因义理不彰、组织涣散,无法满足民众爆发性的宗教需求.佛教因意识形态歧视和制度缺陷而形成的”围墙困境”,为权力寻租与资本逐利提供了巨大市场.政商利益集团利用佛教品牌特别是其中的神秘现象从事经济活动,侵吞佛教的发展空间.针对当前佛教的庸俗化与神秘化倾向,为彰显佛教智慧与慈悲的核心价值,本文进而分析”文化”的广、狭二种含义,确认宗教构成文化的终极价值和神圣意义.面对”法不归位”的现状,提出为信仰、政治、学术三极划界,分析佛教修行人、佛教社会人和佛教文化人各自的社会角色,应守住本份而互相提携.为改变佛教目前的边缘化状态,本文强调书院在佛教复兴和中国文化重建中的作用,培养造就能转变世道人心的佛教文化人,使佛教真正进入主流社会和精英人群,以提升社会对佛教智慧的认知,发挥佛教化世导俗的社会功能.

佛教 围墙困境 文化格局

王雷泉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国内会议

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

上海

中文

36-45

2012-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