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消退的勇武--战国失序社会的”勇”的教育思想

在失序的时代,不同取向的思想家对”勇”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家从以下的角度提车了自己的看法.孔子希望把具有野蛮和暴力一味的”勇”变得更加文明;老庄学派则认为”勇”需要以”慈爱”为前提,只有不过分注重”勇”才能让”勇”的教育回归本真;杨朱学派认为所谓的”勇”不过是一种具有缺点的”戾性”,没什么用,不值得讨论;墨子学派对”勇”作出了定义,认为”勇”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国家主义派则把”勇”当成是国家强大的工具;孔子的后学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好的勇”与”不好的勇”进行了分别,认为”勇”应该与”礼”相符,”勇”也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战国时期 勇武教育 思想道德

王立刚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1届学术年会

开封

中文

797-808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