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校际合作中的学术共同体模式--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中心

学术共同体基于共同需要,形成共同利益,并通过协商、讨论、协作等形式谋求共同发展.校际合作学术共同体的正常运转需要注意制度保障、资源配置、可交互的合作平台、科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本文以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及发展过程为例展开论证.哈佛燕京学社基于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双方办学的需要,协商开展校际合作,共同培养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互派学员和教员,攻读高层次学位,资助出版相关学术著作等,追求学术性与公益性.哈佛燕京学社在校际合作中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有较好的社会效应、学术效应和教育效应.

高等院校 学术共同体 合作模式 人才培养

陈滔娜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南京

国内会议

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

南京

中文

355-36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