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说”与”童子之情”--从童谣的历史变迁透析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童谣者,”儿童歌讴之词”,亦即传唱于儿童之口、无乐谱的歌谣.果戈理曾说:”歌谣不是手里握笔,根据严格的计算写在纸上的,而是在旋风中,在忘情的境界中创作出来的.”作为歌谣的一部分,童谣尽管未必产自”旋风”抑或”忘情的境界”,似乎也应该是由生活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但回顾中国传统童谣的历史,却有一个颇为吊诡的现象,那就是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童谣不仅经由”严格的计算”创作而成,甚至是经过苦心的策划而传唱于儿童口中的.在明代以前,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教育史 儿童观 历史变迁 童谣
张梦倩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8-174
200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