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细纹狮子鱼种群特征的年际变化
根据1958-2010年冬季黄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生物学数据,对4个不同年代间黄海细纹狮子鱼的空间分布、相对资源密度、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等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纹狮子鱼在黄海北部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一侧50 m等深线附近,在黄海中南部1958-1959年集中分布在黄海中部,1985年其分布范围明显扩大,1993-1994年和1999年其分布区域发生北移,高产区集中在36°N以北,2005年重新扩散至整个黄海中南部,2010年主要分布在石岛东南部(35.5-36.5°N,123.5-124.5°E)和江苏南部外海(33.5-34.5°N,123-124°E)的两个区域.出现频率以1985年最高,达87.5%,相对资源密度以1993-1994年最大,为15.5 kg/h.近10年相对资源密度与海表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出现频率和海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1).1985年、1999-2001年、2005年和2010年平均体长分别为35.1、33.9、33.8 cm和32.3cm,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除1985年外,雄性平均体长均显著大于雌性(P<0.05).各年份性比均与1:1无显著差异,但各体长组间差异较为明显.伴随着Ⅲ期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6.7%-71.8%),细纹狮子鱼性成熟比例(Ⅳ期及以上)逐渐降低(51.1%-23.9%).
细纹狮子鱼 种群动态 年际变化 生长发育
陈云龙 单秀娟 周志鹏 戴芳群 李忠炉 金显仕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266003;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524088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6227-6235
2013-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