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AR模型的货币政策对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微观金融稳定的内涵基础上赋予了新资本协议宏观审慎的外延。本文加入银行风险承担因素,以中国10家代表性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采用LSTAR模型对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逆周期货币政策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影响显著。主要是从分子维度强化逆周期性,从分母维度中银行风险承担的改变来弱化逆周期性,但整体结论是强化作用大于弱化作用。(2)货币政策影响下,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的状态转换速度随银行规模和国有控股程度的弱化而递减。(3)银行的资本缓冲行为更敏感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4)次贷危机是我国股市状态和资本监管要求的阶段划分中的重要时间点。危机前以及危机阶段,当股市大幅下跌时,货币政策对银行资本缓冲行为决策的冲击性更强。后危机时代,新的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并未使银行资本缓冲行为进行频繁反应,但银行资本缓冲行为对冲击迅速反应到位,行为变得更加稳健。
上市银行 资本管理 缓冲周期性 货币政策 非线性分析
温博慧 袁铭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理工学院统计系 天津 300222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24-545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