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蒙亏之经验总结以海升果汁与摩根士丹利货币互换协议纠纷为例

近年来国内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蒙受巨额亏损事件不断涌现,探讨国内企业如何应对一时间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关注.本文以海升果汁与摩根士丹利之间的货币互换合约为例尝试从技术层面上对该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作者认为,海升果汁为了规避应收账款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风险而与摩根士丹利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对冲或套保操作是必要的.但后来该企业与对手签订的合约的交易量已经超出其应收账款的数量,最初的套保转变为投机.模拟的结果显示,与摩根士丹利改签后的互换合约的价值的上下限在统计意义上均显著高于3800万美元,因此合约中规定海升果汁在支付不超过3800万美元条件下以终止履行合约的要求并非欺诈.以现金形式缴纳的巨额保证金是引发双方争端的核心因素.

企业管理 金融风险 金融衍生品交易 货币互换协议

张飞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第七届立信风险管理论坛

上海

中文

588-593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