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抑或侵占: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新解释
本文基于最终控制人在上市公司管理层任职状况的差异(是否担任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3至2011年的样本,从一个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最终控制人未在上市公司管理层任职,则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表现为倒U型的先增后降关系,此种情况下适合用监督理论对大股东行为进行解释.该结论意味着随着持股比例的变化,大股东对管理层可能表现为监督不足或者过度监督;如果最终控制人在上市公司管理层任职,则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表现为U型的先降后增关系,此种情况下适合用侵占支持理论对大股东行为进行解释.该结论意味着随着持股比例的变化,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占动机存在不同。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管理机制
宋小保
汕头大学 商学院,汕头,51506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4
2013-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