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水陆过渡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分析不同水位条件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水位过程候鸟栖息地变化及对候鸟越冬的影响,提出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水陆过渡带)水位过程的自然变化,尤其是湖泊湿地微地形水位过程变化是保证候鸟(尤其是水禽)越冬的重要影响因素.枯水期鄱阳湖水位14.18m(星子站,黄海高程)以上时,水陆过渡带将缩小乃至消失,鄱阳湖湿地作为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将丧失.
候鸟栖息地 鄱阳湖 水位变化 空间分布
刘成林 谭胤静 林联盛 陶海南 谭晦如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江西省山江湖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江西省山江湖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836-84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