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产紫青霉G59的DES诱变株BD-3n-1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课题组近几年采用DMSO介导硫酸二乙酯诱变方法,以海洋来源无活性真菌产紫青霉G59为研究对象,结合抗肿瘤活性筛选模型,开展了改造次级代谢功能的实验方法研究,成功建立了操作简便的相关实验技术新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突变株,并从一株突变株发酵物中发现了其新产的活性新化合物.本文选择另一活性突变株BD-3n-1,对其新产活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经采用Sepbox 2D-5000高通量平行色谱分离系统分离系统对其发酵物快速分离,纯化得到了6个活性化合物1~6,分别鉴定为isoconfluentin(1)、triprenyl toluhydroquinone(2)、triprenyl toluquinone(3)、purpurogemutantin(4)、N-乙酰多巴胺(N-Acetyldopamine,5)和弯孢霉素(curvularin,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了各化合物对人癌K562,HL-60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简便易行的化学诱变完全可以实现真菌的次级代谢功能改造,从而拓展药源微生物菌株资源。

产紫青霉 药物化学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吴长景 李长伟 崔承彬

军事医学科学院 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 军事医学科学院 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

国内会议

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

南宁

中文

1-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