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所致药物进行总结归纳,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我国常用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例DILI患者中,男性83例,占53.55%,女性72例,占46.45%,平均年龄49.2±16.63岁,50岁以上的69例,占44.52%.引起DILI的药物最多的有中药(39.35%)、抗结核药(11.61%)、抗甲亢药物(9.68%),联合用药(6.45%).DILI多分布在传染科(30.32%)、消化内科(16.77%)、内分泌科(9.03%)、呼吸内科(7.09%).急性DILI中位发病时间为13天,不同种类药物的发病时间不同.DILI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黄疸(60.65%)、乏力(46.79%)、纳差(53.20%)、精神欠佳(31.41%)、恶心(20.51%)、皮肤瘙痒(16.67%)等.DILI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占60.76%,胆汁淤积型占20.25%;混合型占18.99%,年龄、性别对DILI分型没有影响(P>0.05).DILI预后一般较好,平均住院17天,年龄、性别对DILI的预后没有影响,分型以及起病时肝功能指标对DILI预后有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ILI目前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多种药物会引起DILI,以中药和抗结核药居多.急性DILI以肝细胞型损伤多见,DILI预后一般较好,分型及起病时肝功能指标对预后有影响,肝功能指标越高,预后越差.

药物性肝损伤 病理机制 合理用药 统计分析

许雪飞 王菲 刘芬 张心瞳 彭文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所,长沙410011,湖南;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013,湖南 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013,湖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所,长沙410011,湖南

国内会议

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

南宁

中文

1-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