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长春碱类药物安全给药方式调查
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安全用药研究院(ISMP)的建议举措,调查上海市73所二级以上医院长春花生物碱临床安全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WHO和ISMP推荐的预防长春花生物碱误行鞘内注射发生的举措的实施情况.根据问卷反馈的信息获得长春花生物碱安全使用规范在上海市各大医院的执行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考察纳入分析的医院信息对WHO关于长春花生物碱规范操作执行情况的影响.结果:59所医院对问卷给予有效反馈.调查结果显示以下3项的实施比例较高(>80%):(1)长春碱类药物使用前稀释且采用小包装调配、分发和给药;(2)调配由药师承担,调配后由另一名药师独立进行复查;(3)长春新碱给药前由2名医务人员独立地核查医嘱.但是以下4 项的实施比例较低(<40%):(1)加注标识或警示语;(2)鞘内给药采用独特包装;(3)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4)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影响规范操作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医院的性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是否设置静脉配制中心、静脉配制中心调配的医嘱类型.同时,调查对象认为医院药事管理部门须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用药安全的举措.结论:上述结果可为医疗机构制定相应措施,规范长春花生物碱的安全应用提供支持.
长春花生物碱 用药安全 静脉注射 问卷调查
颜明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40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1-1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