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的生物法染色影响规律研究
由于小分子合成染料的传统染色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探索新型的染色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其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反应过程环境友好等特点,生物法染色在纺织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生物法染色就是利用漆酶等氧化还原酶催化无色酚类底物聚合形成有色高聚物从而实现染色,本文依据漆酶酶学性质,采用一步和两步染色法,考察了羊毛织物在改变酶的种类和用量、温度12、催化时间、处理浴pH值、小分子介体种类、染料前驱体用量、振荡频率等条件时,其染色深度K/S值的规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pH值为5、处理时间为5h、处理温度为50℃时达到最大染色深度;随酶用量的增加,染色深度逐渐增大,在酶用量为0.06U/mL时,染色深度基本达到最大;加入介体会提高染色深度;随染料前驱体用量增加,振荡频率增大,染色深度增大.
羊毛织物 生物法染色 漆酶处理 性能测试
白茹冰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209-222
2013-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