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北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2年8月21日发生在淮北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层低槽缓慢东移发展,700hPa和850hPa有切变线存在,并发展成低涡,同时西南急流强盛,地面倒槽发展是此次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强降水发生前淮北附近大气存在对流不稳定性,并且具备着上干冷下暖湿的结构特征;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风切变环境;低层中尺度辐合与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和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卫星云图中对流云团长时间的停滞以及雷达图中强回波带的持续影响时淮北市出现暴雨的重要原因.

暴雨过程 触发机制 环流形势 卫星云图

吕森林 王苏瑶 张屏 张永芹 孙金贺

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 淮北 235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