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河上游一次暴雨洪水过程的气象成因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水文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7月15-20日淮河上游一次暴雨洪水过程的气象和水文要素特点以及气象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降雨过程总体上南多北少,强降雨带呈现东西带状分布,并且时程集中、降雨量越大雨强越强;集中强降雨导致王家坝水文站水位和流量快速上涨和增大,水位及流量过程线呈单峰型,水位涨势快、洪峰流量大,有明显的陡升特征;本次强降雨发生在500hPa亚欧中高纬“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下,对流层低层有低涡切变配合;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和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由于强烈的高空辐散和非地转平衡强迫,激发出一支横跨低空急流的经向垂直环流,导致强降雨的发生;对流层高层或平流层低层高位涡的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得暴雨增幅;低层三支气流在华南沿海汇合,并通过西南低空急流向淮河上游地区输送水汽,水汽在雨区强烈地辐合上升,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

暴雨天气 洪水过程 气象成因 水文要素

罗静 叶金印 邱旭敏 刘静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蚌埠 233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9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