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2年淮北市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阜阳探空资料,对2012年7-8月淮北市两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及其动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场暴雨都具有降水量大、短时性强,降水强度强、降水时段相对集中的特点.两场暴雨的环流形势存在历史相似,均是在高空槽影响下,低涡切变东移的过程中造成的.盛夏暴雨能量场强,多伴有强对流天气发生.“7.07暴雨”属于对流性降水,“8.21大暴雨”属于对流性和稳定性的混合降水.当有低涡、切变线,且伴有西南低空急流时,大暴雨比湿比暴雨的大.水汽输送、层结不稳定和抬升运动是生成暴雨的必要条件.

暴雨过程 降水特征 环流形势 低涡切变

张永芹 吕森林 张屏 孙金贺 王苏瑶

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 安徽 淮北 235037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6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