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一次雾霾天气过程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ECP 1°×1°的6小时资料对2013年1月10-14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气象要素等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分析;诊断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中的地面气压、风速,湿度场及温度层结等条件.结果表明:地面高压内的均压场、空中较为平直的西北偏西气流的稳定环流形势是形成此次雾霾天气的重要天气背景;地面风速多集中在0-2米/秒,大气的水平扩散能力弱,使得污染物和水汽在原地聚集增多;近地面层900hPa以下的负散度、正涡度和上升运动以及低层900hPa-700hPa之间的正散度、负涡度和下沉运动是雾霾天气发展的动力因子;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性条件,阻止了大气中的水汽和大量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输送.湿度是区分雾和霾的重要判据之一,在相同的天气背景下,雾和霾可以相互转化.

雾霾天气 过程分析 环流背景 气象要素 动力因子

魏香 刘立军 林英

空军气象中心,北京,10084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