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7.21特大暴雨成因分析(一)天气特征、层结与水汽条件

本文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天气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过程由锋前暖区和锋面降水组成.暖区降水持续时间长,小时雨量大,具有典型的“列车效应”,是造成特大暴雨的主要降水过程.(2)中高层低涡东移、副高北抬、中低层低涡暖式切变线影响是暴雨主要环流形势特征,暴雨发生在低层低涡右前部暖式切变和高空强辐散气流下方.(3)暴雨过程开始前对流层中低层存在双层湿暖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机制主要与低层增湿和中层变干的湿度差动平流有关,而低层增湿和中层变干过程与中低层风向转变相关联.(4)“7.21”暴雨是在对流层整层不断增湿过程中酝酿、发生和发展的,而且对流层中高层比低层增湿效应更加明显.与普通暴雨增湿过程和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下层不同,深厚的湿度层次,较低的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是其显著特征.

暴雨过程 天气特征 层结分布 水汽条件

孙明生 李国旺 尹青 牛震宇 高黎明

北京军区空军气象中心,北京100061 93642 部队气象台,唐山064001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0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