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副高外围沿海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利用micaps3.0、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对2010年8月21-22日秦皇岛地区出现的一次暴雨至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横槽、700hPa低涡及副热带高压,强降水落区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附近.红外云图上副高边缘降水云系在沿海地区发展为多个强降水云图,造成我市沿海地区大暴雨天气.同时K指数、相当位温、涡度等物理量场对降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为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提供依据.本次过程副高呈带状分布,超低空急流和低涡使降水增幅,降水量分布不均,沿海降水量较大,具有典型的海岸带暴雨特征.
暴雨过程 触发机制 物理量场 降水预警
李卫敏 崔粉娥
秦皇岛市气象局 秦皇岛 066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6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