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年10月6~12日河南持续性雾霾天气形成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并诊断分析了该次过程发生期间的热力、动力、水汽等条件.结果表明,此次雾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8日雾霾交替出现,且雾属于辐射雾,第二阶段9~12日为雾过程,其中9日为辐射平流雾,10~12日为平流雾.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期间,500hPa亚洲中高纬主要受纬向环流控制,中高纬冷空气向河南输送偏弱,河南处在地面均压场控制之下,近地面风速小,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和维持.近地层垂直运动不强正是雾霾天气发生的物理条件之一.有霾日的垂直运动较无霾日要更弱一些.霾出现时空气较为干燥,近地层相对湿度一般在30%~50%,而大范围雾出现前,空气较为潮湿.逆温层的持续存在有利于水汽和大气颗粒物在近地层积聚,从而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和维持.

雾霾天气 过程诊断 垂直运动 相对湿度

高媛媛

河南省气象台,河南 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