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南省两场西南涡暴雨落区的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和2013年5月河南省由西南低涡诱发的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论大气稳定度如何,在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有利的动力条件下,都会导致强降水的生成;500hPa低槽及槽前的正涡度平流的动力作用所伴随的垂直环流导致了大尺度环流系统热力结构的变化,温度平流是使后倾斜压扰动发展的原因;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有利于上升支的加强,造成强垂直运动的发展,为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自由大气中低涡环流的演变表现出风场非连续性特征及风速辐合,对大暴雨的落区有非常重要的贡献;700hPa上垂直螺旋度的水平分布与暴雨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垂直螺旋度极值和大暴雨的极值存在大约3~6h的滞后性,对未来暴雨落区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暴雨过程 环流特征 垂直螺旋度 比较分析法

靖春悦 李海 李平

河南省许昌市气象局,河南 许昌 461000 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局,河南 南阳 473000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1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