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2年黑龙江省罕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2012年11月11日-14日鸡黑龙江省出现了一次罕见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给全省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本文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及区域自动站资料等对此次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形势与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同期天气形势特征以及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为今后强降雪过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00hPa低涡发展和地面江淮气旋北上是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500hPa低槽东移首先在辽宁省切涡,随后低涡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并有强烈发展,后期低涡中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在暖湿切变与低空偏东急流出口区左侧出现大降雪.地面图上江淮气旋沿高空槽前西南气流缓慢向东北方向移动,低压进入东北地区后强烈发展,移动缓慢,在地面低压北侧出现暴雪天气.同时强降雪出现在850hPa涡度和200hPa散度大值区内;强上升运动大值区的位置及移动与暴雪过程的时空演变基本一致.低空西南急流和东南风急流的输送使得暖湿气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黑龙江省,并得以聚集,从而为降雪强度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深厚的强烈上升运动是造成黑龙江省地区大范围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暴雪过程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触发机制

吴岩 钱眺 韩冰

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 黑龙江省防雷中心,15003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