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鄂西一次暴雨过程的干侵入特征分析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8月20~21日发生在湖北西部地区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高原槽前西南气流同副高外围的偏东气流以及台风“天秤”外围的东南气流相互作用下,从贝加尔湖附近南侵的冷空气促进了中低层中尺度低涡的加强发展,从而引发了本次暴雨过程.通过对相对湿度场的分析发现,受高原槽的影响,这次暴雨过程中干空气主要表现为东移南压.干空气自对流层顶向下呈倾斜的漏斗状侵入至对流层中低层以下,干空气侵入将高层的高位涡带至对流层中低层,干侵入的可能机制是高位涡的下传,干侵入是高位涡下传的一种表现方式.探讨此次暴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对今后的预报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触发机制 干侵入特征
崔恒立 王东仙 李才媛 周悦
湖北省荆门市气象局,湖北荆门,448000 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