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一次“雷打雪”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湖北省荆门市2013年2月18-19日的一次雨转雪过程进行精细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同时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降雪期间荆门市出现的雷暴现象进行天气尺度与中小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降水过程为高空横槽转竖带动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所致,冷空气补充南推,强度增大,使得冷平流的输送加强,近地面温度持续下降,低层偏北风形成的冷垫也随之增厚,导致了降水相态的转变;(2)降雪期间的雷暴是由于前期中层西南急流的持续输送带来大量水汽并增温增湿使气层逆温造成潜在不稳定层结,最终在冷锋抬升潜热释放、垂直风向切变和700hPa槽过境的多重因素叠加下,潜在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在中高层产生对流天气而形成.
降水过程 雷暴现象 时空特征 风廓线雷达
何欢 赵碧云 崔恒立 李鑫
湖北省荆门市气象局,荆门,448000 江西省赣县气象局,赣州,3411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6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