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西北一次罕见台风倒槽特大暴雨诊断分析

受“苏拉”台风登陆后形成的倒槽影响,2012年8月4-6日在鄂西北的十堰和襄阳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卫星IR1图像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形成机理等方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经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今后类似的台风倒槽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苏拉”台风倒槽、东南风和东风超低空急流、华北冷空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东南风和东风超低空急流的存在,为暴雨区不断输送水汽和能量,而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较好的表征了此次暴雨的水汽条件;边界层辐合、低层辐散的配置结构,有利于大尺度上升运动的形成;次级环流提供的强劲上升运动增强了暴雨区的上升速度,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喇叭口”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了的抬升作用,并使中小尺度降水系统在“喇叭口”内停滞而持续较长时间;中小尺度系统是影响此次天气过程的直接因素,强降水发生在TBB亮温低值区.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台风倒槽 中尺度特征 物理机制

朱明 夏金 沈定成

十堰市气象局 442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9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