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冬季一次江淮气旋过程分析
对2012年12月一次江淮气旋过程进研究分析,探讨其移动发展过程中江苏省出现强降水、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江淮气旋是在500hPa呈纬向环流分布,副高呈带状分布稳定在20°N以南的天气背景下,中纬度不断有短波槽东移使冷空气扩散南下,同时700hPa在沿江形成西南急流,引发地面西南涡东部倒槽锋生而发生发展的,造成了13日白天到夜里江苏省北部冬季强降水过程.(2)江淮气旋移动路径偏北,入海后强烈发展,其后部偏北风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南部的暖湿气团相遇产生层结不稳定,是造成14日晚上沿江苏南地区区域性中到大雨和区域性雷暴的重要原因之一.(3)此次雷暴天气的发生既具备了优良且必需的水汽、层结不稳定和抬升力条件,也拥有了逆温层和低空急流这样的有利条件.14日的大气层结不稳定性较13日更强,且14日沿江苏南一带有明显逆温层存在,储存了更多不稳定能量,更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4)12月份的不稳定指数与夏半年基本一致,照样可以作为预报雷暴天气的指标.(5)冬季当回波强度大于50dBz,回波顶高到达6km以上,就可能发生雷暴天气,当回波顶高达10km以上,可能发生区域性雷暴.
江淮气旋 移动过程 大气环流 分布规律
郭煜 李建国 孔启亮 李聪 钱鹏 田永飞
镇江市气象局,镇江,212003 南京市气象局,南京,210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