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2年常州一次大雾过程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及NCEP/NCAR的2.5°×2.5°格点的在分析资料对常州市2012年10月28日的一次大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过程为沿海槽型辐射雾+平流雾;一定强度的风速和湿度是强浓雾得以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边界层内近地层的逆温和充沛的水汽条件对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常州市气象台研究的“分型+方程计算”方法,较好的预报出了该次大雾过程.

天气预报 大雾过程 触发机制 水汽条件

吴晶璐 雷正翠 蒋骏 董芹 刘银峰 吴建秋 沈琰

常州市气象局,常州,213022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常州,213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5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