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力波对“7·21”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输出资料,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此类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些依据。初步得到的结论有:这次降水主要受高空槽、低空低涡和地面切变线的影响,有东南、西南两条水汽输送通道.水平散度场上辐合、辐散链式分布表明雨区附近有重力波的存在.高空急流出口区附近是重力波活动区;强降雨区对应着理查森数Ri<0.25的区域.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地形起伏容易触发地形重力波的产生.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重力波不易传播,云水聚集增宽,震荡现象不明显;当大气转为稳定状态时,重力波开始传播,云水也随之发生震荡.这种响应现象在地形敏感性试验中更为显著,这也是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降水突发性强、历时短的重要原因.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重力波诊断 理查森数 数值模式

岳甫璐 王春明 王慧鹏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