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初江苏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为了更好的认识暴雪天气过程的特点,本文对2013年2月18-19日发生在江苏省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涡度场、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以及温度平流等的分析,从动力、水汽以及热力条件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认识,为提高降雪短期预报能力提供条件。结果表明:500hPa图上在中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阻塞高压东部的低槽携带的西北向的冷空气,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江苏上空激烈交汇,是造成暴雪的直接原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重要启动机制,且200hPa与850hPa的散度差值场,与降雪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涡度平流是此次降雪天气的动力条件之一;强烈的水汽辐合和充足的水汽供应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中低层逆温结构为暴雪提供了有利条件.
天气预报 暴雪过程 环流形势 涡度平流
周超 杜美芳 肖霁 张开进 刘娟
吕泗国家基准气候站,江苏 启东 22624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江苏省如皋市气象局,江苏 如皋 2265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0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